欢迎访问,广州宏韵中医失眠科

失眠症 焦虑症 抑郁症 心理咨询 癫痫 精神分裂症 精神障碍 植物神经紊乱 肌营养不良 肌肉萎缩 重症肌无力 帕金森
当前位置:主页 > 抽动症 >

中医视角:抽动症的成因与症状

浏览:0    作者: 宏韵中医    时间: 2024-06-25 14:06:17

  抽动症是一种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,主要表现为快速、不自主、无目的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。从中医的角度来看,抽动症的病因和症状有以下特点。

  一、病因

  1. 肝风内动:中医认为,抽动症与肝风内动有关。肝主疏泄,调节情志,若情志不畅,肝气郁结,日久则导致肝风内动,从而出现肌肉抽动等症状。

  2. 痰火内扰:抽动症还与痰火内扰有关。痰火内生,上扰心神,导致肌肉抽动、发声异常等症状。

  3. 脾虚湿困:脾胃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。若脾胃虚弱,运化失职,导致湿邪内生,阻滞经脉,也可引起抽动症状。

  4. 阴虚风动:长期肝肾阴虚,导致阴虚风动,表现为肌肉抽动、发声异常等症状。

  二、症状

  1. 运动性抽动:常见的表现有频繁眨眼、挤眉、噘嘴、耸肩、抖腿等。这些症状可交替出现,时轻时重。

  2. 发声性抽动:表现为发声异常,如清嗓子、咳嗽、吼叫等。部分患者可伴有发音困难、口吃等症状。

  3. 其他症状: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、强迫性动作或思维、学习困难等症状。

  三、预防与治疗

  1. 预防: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,避免情志不畅;保持饮食均衡,避免辛辣、油腻、生冷等刺激性食物;加强体育锻炼,增强体质。

  2. 治疗:中医治疗抽动症注重辨证论治,常用的治疗方法有:

  (1)平肝息风:适用于肝风内动型抽动症,代表方剂有天麻钩藤饮加减,主要药物有天麻、钩藤、石决明等。

  (2)清热化痰:适用于痰火内扰型抽动症,代表方剂有温胆汤加减,主要药物有黄连、黄芩、半夏等。

  (3)健脾化湿:适用于脾虚湿困型抽动症,代表方剂有健脾利湿汤加减,主要药物有茯苓、白术、泽泻等。

  (4)滋养肝肾:适用于阴虚风动型抽动症,代表方剂有六味地黄丸加减,主要药物有熟地、山茱萸、山药等。

  总之,抽动症从中医的角度来看,与肝、脾、肾等功能失调有关。早期发现、早期治疗,结合中医干预,有望取得良好的疗效。